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盛大开幕。广东队在小组赛中连胜吉林和天津,晋级八强。进入前八名的球队继续分成两组进行单循环,广东队与北京、河北和湖北分在同组。三场战罢,广东队胜河北湖北,负于北京队,2胜1负位列小组第二闯进四强。
半决赛中,广东队遭遇劲旅八一队,双方120分钟内3-3战成平局,最终广东队在点球大战中击败对手,杀进决赛。
最后一战,对手是辽宁队,上半场比赛,广东队前场容志行、陈熙荣、杜智仁打出精妙短传配合,皮球传到门前,欧伟庭中路包抄一脚推射将球送入网窝,广东队1-0领先。下半场易边再战,辽宁队高举高打,终于由陶义田将比分扳平。90分钟结束,双方1-1战平。
就在两队在更衣室布置加时赛战术时,赛事组委会临时通知,加时赛取消,粤辽两队并列三运会足球赛第一。这是广东足球历史上的第一次获得全国赛事冠军。
1976年,欧伟庭与队友蔡锦标、关至锐、容志行、杜智仁、陈熙荣、何佳一起入选国家队备战亚洲杯的集训大名单,可惜的是,最终,欧伟庭未能进入亚洲杯的18人大名单。
1977年7月,第一届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长城杯前身)开赛,作为东道主,中国派出三支球队参赛,分别为以辽宁队为班底外加容志行、刘文斌、相恒庆等国脚组成的国家一队,以北京队为班底组成外加陈熙荣、蔡锦标、张群等国脚组成的国家二队,还有就是集全国各队中优秀年轻球员组成的国家青年队,这其中就有欧伟庭。
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最终竟然是国青队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并最终捧起了冠军奖杯。
附国青队名单:
领队:张俊秀
教练员:张宏根、李国宁
队员:李富胜、廖贤木、刘志才、陈亦明、杨玉敏、张光莹、左树生、王群发、王建英、杨培桓、黄向东、王峰、庞春宁、傅胜利、李福宝、欧伟庭、奚志康、丁龙发。
长城杯赛结束后,欧伟庭被年维泗招入国家队,并随队出访朝鲜、美国、牙买加、墨西哥等地。
1978年,欧伟庭再次入选国家队大名单,并随队前往泰国曼谷参加第八届亚运会。最终,中国队在三四名争夺战中凭借李福宝的进球以1-0力克伊拉克队夺取本届亚运会的季军。不过,这时的国家队中,主力左边锋的位置被沈祥福牢牢占据,欧伟庭只能坐在替补席上观战。
1979年1月21日,第一届省港杯赛事首回合的比赛在广州越秀山体育场举行。中国香港足球总会会长霍英东先生亲自带领了庞大的代表团来到广州为香港队打气助威。广东队的容志行、欧伟庭、蔡锦标、何佳四人也全部从国家队返回队中。双方对于这第一届省港杯都是志在必得。
开场仅仅3分钟,容志行带球过人,摆脱防守后将球传到禁区前左侧,欧伟庭不等皮球落地直接凌空抽射,皮球直奔远门柱飞入网窝。广东队也凭借这一进球以1-0获得胜利。
一周后,粤港两队移师香港政府大球场,广东队反客为主,何佳、古广明、欧伟庭各入一球,以3-1终结比赛,两回合总比分4-1夺取首届省港杯奖杯。
同年的四运会,广东队一路高歌猛进闯入八强,四分之一决赛以点球淘汰上海队。半决赛中,广东队遭遇黑马山东队,上半场第15分钟,山东队就由姜溪远先拔头筹,取得领先。易边再战,第59分钟,欧伟庭挺身而出将比分扳成1-1。最后时刻,山东队刘承德头球破门,将比分锁定在2-1,广东队无缘决赛。
随后的三四名之争,广东队凭借容志行和魏崇金的进球,2-0拿下河北队,获得四运会的季军。而山东队一黑到底,3-1战胜东道主北京队,夺取四运会的冠军。
四运会结束后,广东队在联赛中再次遭遇山东队,这一回广东队上下全憋着一股劲,陈伟浩、古广明、欧伟庭三箭齐发,3-0,广东队完胜对手,总算报了全运会的一箭之仇。
1980年第二届省港杯赛的间隙中,广东队在香港政府大球场,与来访的欧洲冠军西德汉堡队进行一场较量,这场广东足球外战的经典之战中,身披17号战袍的欧伟庭在左路多次威胁汉堡队的球门,并为广东队打入第二粒进球。从这场比赛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至今留存非常少的欧伟庭踢球时的影像,他在左路的快速突破以及横向内切都颇具威胁。
1981年底,欧伟庭选择退役。退役之后,欧伟庭在广州市荔湾区业余体校执教,投身于足球青训工作。1984年,欧伟庭曾经短暂复出,代表广州白云队参加首届足协杯赛。
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十六届亚运会上,欧伟庭作为荔湾区第一棒火炬手参与了亚运圣火的传递。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