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盛宴背后的空座尴尬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期间,转播镜头里不时出现的空座位引发热议。作为全球最顶级的足球赛事,为何会出现如此明显的上座缺口?经过实地调查和多方采访,我们发现这背后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现实因素。
▍票价体系失衡:球迷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本届世界杯单场票价最高达5850美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相当于当地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虽然设有80美元的惠民票,但这类座位仅占总数的8%,且多被黄牛加价倒卖。阿根廷vs沙特的小组赛,看台最上层的黄牛票仍要价200美元。
▍交通住宿的隐形门槛
卡塔尔国土面积仅1.1万平方公里,但8个球场分散在不同城市。地铁末班车在23:30停运,而晚间比赛多在22:00开球,散场后天价出租车费让许多球迷却步。更不用说动辄每晚300美元起步的酒店房价。
▍企业包厢的"幽灵座位"
国际足联将25%的座位划给赞助商和VIP客户,但这些包厢常常出现"只摆香槟不见人"的情况。摩洛哥vs克罗地亚的比赛,转播画面右侧的豪华包厢区几乎全程空置。
▍中东特色的观赛文化
当地球迷更习惯在比赛开始半小时后入场,且习惯在中场休息时长时间滞留餐饮区。英格兰vs伊朗的比赛,下半场开始时仍有约15%的座位空着。
▍疫情后的消费理性回归
据Ticketmaster数据,本届世界杯二手票交易量较2018年下降37%。许多球迷选择在官方球迷区观看转播,那里不仅有超大屏幕,还能享受每杯5美元的平价啤酒。
"我们计算过,带儿子看两场小组赛的花费,够全家去马尔代夫度假一周。"来自德国的球迷施耐德无奈表示。
国际足联发言人对此回应称,目前平均上座率仍达92.3%,空座主要是"技术性调整区域"。但不可否认,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球迷体验间找到平衡,已成为世界杯必须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