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中的伤病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就是手腕、肩膀、膝盖、腰部等等。
有时候自己训练动作不规范,或者过于野蛮,都会造成各种各样的伤病,因为伤病退役的运动员、爱好者,更是不尽其数...
其中还不乏顶级的运动员,那么问题来了:
在如今这么发达的医疗行业,居然还有治不了的病吗?其实大多都是方法出了问题。
想必各位拳友去医院的时候都面临着一种尴尬,就是医生根本不明白你受伤的原因。
因为懂拳击的医生,全国上下也没有几个,所以在描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也只能用“止痛”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办法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打封闭针,只能缓解一时,殊不知会让肌肉韧带越来越脆弱...
甚至以后还会出现断裂的现象,小编本人也是一名职业拳手,同时也是一名拳击教练,你们受过的伤,我是很幸运的全部都遇到过...
当然我是不信这个邪,我相信什么事都是有办法解决的,今天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肩膀的伤病,后续会持续更新。
肩关节受限
肩峰撞击
肩峰撞击的主要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的肱骨,并不是一个很完美的球形,它本身还有一个叫肱骨大结节的东西,在我们肩膀外旋的时候他就出来了,内旋的时候,他就进去了。
再看一下两个动作,像不像我们出拳的时候
正是因为我们内旋的时候,肩膀是往前击打对方的,在我们旋转过度的去用手臂去击打对方的时候,这个过程,就产生了肩峰撞击。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不要去用手臂击打对方,大家都明白,拳击是个动力链,但有时为了懒省事,就没有按照教练说的去做。
肩袖损伤
我们的膝关节、腕关节,有时都会有弹响,但是有时候是生理弹响,没什么问题,可是肩膀只要有弹响,就一定是病理弹响;
肩峰撞击其实就是两个骨头在一块撞,按道理说,撞来撞去,顶多也就撞出来个骨膜炎...
其实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有一条小的肌肉叫冈上肌,他是我们肩袖的一部分,就在我们的肱骨头和肩峰之间。
所以两个骨头在一块撞的时候,骨头没有撞出来什么问题,可是我们的冈上肌就会撞出来一些损伤和撕裂,这就是我们“肩袖损伤”的原因产生之一。
肌力失衡
我们解决肩峰撞击的方法就是解决肩膀内旋。
之所以内旋的原因就是一前一后,他们俩不平衡了,俗话说就是我们身体的前面力量,通过训练,变得越来越强壮了,可是我们的后面(背部)肌肉,还没有同时得到加强,所以一前一后,他们俩不平衡了,形成不了对抗,所以肩膀就被前面的肌肉带的开始内旋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松胸小肌,同时增强后背部的外旋肌群训练。
肩膀前侧弹响
这是一个肱二头肌肌腱滑脱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打摆拳或者勾拳的时候的时候,二头肌并没有及时的锁死,导致动力全部都堵在了自己的肩膀,就造成了一个肱二头肌肌腱紧张的一个现象。
于是这个肌腱和我们肱骨大结节的这个沟,来回的产生弹响,这种弹响久了以后,就会产生一些肌腱的炎症。
这时候我建议大家去练习肱三头肌的稳定性。
这样就可以把肩膀前侧的紧张,给尽可能的放松下来。
同时也要练一下二头肌的稳定性,只有二头肌足够稳定可靠,打勾拳摆拳的时候才能有一个手臂的支撑点。
第二点就是要解决肩膀内扣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把我们的胸椎打开,然后去增加我们后背部的中下斜方肌,以及菱形肌的力量,这样才不会引起撞击、弹响和疼痛。
调整运动模式
最重要的来了!!!
其实康复,只是为了让你的肌肉能够保护你的关节,让我们的身体能更好的自愈。
但如果,你还是用以前的方式出拳,用以前的方式训练,那么即使最好的治疗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比起伤病,我们更需要去关注我们自身,关注我们自身动作的问题,一点点的改正,这样才会真正的远离伤病。
在伤病出现的时候呢,同时也不要害怕,但是要立马去解决。
有些问题本来三两下就能搞好,结果拖着拖着就从疼痛变成了软骨损伤、肩袖撕裂、盂唇撕裂,真成那样了就不仅需要手术去解决,而且会更延长你的康复周期。